p406
您所在的位置:汽车行业网 > 动态 >

1X携手英伟达:开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新时代

文章来源:中国广告网     发布日期:2025-04-16 11:23     阅读量:11967   会员投稿

1X与英伟达深度合作,重磅开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全新征程

在 2025 年 GTC 大会后的旧金山 1X Technologies 总部,发生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人形机器人 NEO Gamma 将一件特制的黑色皮衣递给了英伟达 CEO 黄仁勋。这一看似普通的动作,实则蕴含着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 1X 与英伟达的战略合作步入了实质阶段。

从 “皮衣传递” 洞察具身智能的飞跃

这件由加州设计师品牌 ERL 打造的定制皮衣,胸前镶有英伟达 Logo,背后绣着放大版标志,巧妙融合了黄仁勋的着装风格与前沿科技元素。NEO Gamma 能成功完成这一交互动作,依赖于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动作执行方面,它要实现精准的抓取定位、力度控制以及路径规划。借助 1X 研发的视觉操控模型,NEO Gamma 可从原始传感器数据直接预测动作轨迹,其神经网络架构达到了毫米级的空间定位精度。在递送过程中,通过触觉反馈系统实时调整抓握力度,保证皮衣既不会被过度拉扯,又能稳定交接。

这一交互能力的实现,得益于 1X 与英伟达联合开发的 GR00T N1 基础模型。在联合测试中,NEO 在 1X 员工家庭场景里,成功自主完成抓取杯子、双手传递并精准放入洗碗机的整套流程。测试数据显示,机器人对不规则物体的抓取成功率提高到 98.7%,双手协同操作效率相比前代产品提升了 42%。

技术架构革新:数据闭环推动智能进化

双方合作的关键在于构建完整的技术生态闭环。1X 向英伟达开放了独特的真实世界数据接口 —— 数据集 API,它每秒能传输高达 2GB 的环境数据,涵盖办公室与家庭场景中的 3000 余种日常交互情境。搭配每秒 5Hz 频率运行的推理 SDK,英伟达 GPU 可实现实时模型预测,将决策延迟压缩到 200 毫秒以内。

这种数据闭环机制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环境感知升级,通过机器人头部的 4 方位麦克风阵列,结合波束成形与回声消除技术,语音指令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5.3%;运动控制优化,基于 GR00T 模型的动作空间建模,让机器人关节运动平滑度提升 60%;决策效率跃迁,利用英伟达 H100 Tensor Core 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复杂任务拆解速度提升 10 倍。在技术验证阶段,双方采用 “过拟合验证法”,将基线模型在小数据集上训练至过拟合状态,通过比对理论预测与实际执行偏差,成功将控制指令同步误差控制在 ±5ms 范围内,为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可靠性基础。

消费级突破:重新界定家庭服务机器人标准

NEO Gamma 针对消费级市场核心需求进行升级,在三个维度取得跨越式发展。安全交互系统方面,采用柔性外壳材料,冲击吸收效率提升 70%;引入接触式力反馈机制,触碰检测响应时间缩短至 50ms;安全关节设计使意外碰撞力控制在 2N 以下。智能交互体系上,搭载自研 “伴侣” LLM 模型,支持长达 20 轮上下文对话;身体语言表达库包含 127 种预设动作模式;三扬声器系统实现 48kHz 高保真音频输出,语音自然度达 4.8/5。硬件可靠性上,传动系统寿命延长至 10000 小时,整机运行噪音降至 45 分贝,故障间隔时间提升 10 倍至 5000 小时。这些改进让 NEO Gamma 能很好地融入家庭环境。实测数据表明,在模拟家庭场景中,机器人可连续工作 8 小时,完成包括餐具整理、物品递送、语音交互等 12 类任务,任务完成率达 97.2%。

生态共建:开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新模式

1X 与英伟达的合作为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构建 “数据 - 算法 - 硬件” 的三角飞轮,英伟达 GPU 提供每秒 200 万亿次运算的强大算力,1X 的真实场景数据池年增量达 1PB 级别,双向技术反馈将模型迭代周期缩短至 3 个月。在最近的开放日演示中,NEO Gamma 展示了出色的多任务处理能力,能一边整理餐桌,一边回答用户咨询,还能同步播放背景音乐,这种并发任务处理能力依靠英伟达 Orin 计算平台的多核架构,可实现 8 个 AI 模型并行推理。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合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建立了 “场景定义需求 - 需求驱动研发 - 研发反哺生态” 的良性循环。与其他厂商的单一技术路线相比,1X - 英伟达联盟在数据获取维度覆盖家庭 / 办公双场景,技术整合深度从芯片层到应用层垂直优化,商业化路径在消费级与行业级市场同步渗透,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未来图景:具身智能重塑人类生活

当 NEO Gamma 在演示中流畅完成洗碗任务时,现场工程师指出,这个动作包含 37 个控制节点,涉及 12 组传感器数据的实时融合,背后是超 500 万次模拟训练和 3000 小时真实场景测试的积累。展望未来,1X 的技术路线图显示,2026 年将实现 10 万台级量产能力,2027 年推出情感交互模块,2028 年达成完全自主决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NEO Gamma 的音频系统预留了扩展接口,其骨盆部位的低音单元不仅能播放音乐,未来还可通过振动传感实现地面材质识别,使机器人能自动调整步态策略,适应不同家居环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fc451
i8a8566
C-U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