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6
您所在的位置:汽车行业网 > 行业 >

凝心聚力务实笃行-期货行业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成效

文章来源:中国网     发布日期:2023-06-28 10:01     阅读量:73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认为,普惠金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对于连接粮食等大宗商品与金融市场的期货行业,应当积极作为,更好地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功能,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各类涉农主体提供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风险管理服务。

在证监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期货业协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会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证监会系统内开创性地设立了由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担任主任委员的期货行业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邀请农业农村部、证监会扶贫办和期货部、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等证监会系统内相关单位以及期货行业扶贫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委派扶贫工作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地开展了工作:

一是通过发布《期货行业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行动倡议书》《关于期货行业履行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的意见》《期货行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倡议书》,在期货行业内部推动形成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氛围;

二是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紧密结合行业特点,以精准帮扶为根本、以期货专业帮扶为抓手,依托期货公司扶贫工作成效考评和期货公司“保险+期货”专项考评为抓手,引导和推动期货行业积极投身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 “期货智慧”和“期货力量”;

三是集中行业力量,牵头多家期货经营机构联合在陕西省延长县开展两次“‘长’‘期’携手、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对江西省赣州市、萍乡市开展集中帮扶,组织开展期货及衍生品工具服务甘肃省礼县苹果、新疆棉花、黑龙江玉米、粤川湘鄂四省生猪等项目试点,共同探索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方式方法;

四是联合多家期货公司开展了11场“保险+期货”扶贫系列专业知识培训、3场省领导干部“保险+期货”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延长县“农技下乡”系列培训,成功举办了两期期货行业扶贫专项TTT培训班,为行业培养一批扶贫专业培训讲师,有力带动了期货行业“志智双扶”工作。

五是联系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多渠道宣传行业扶贫事迹,通过拍摄发布“保险+期货”公益广告和期货行业扶贫工作成果展示视频,举办扶贫展和广播现场秀,出版《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中国期货行业脱贫攻坚优秀故事集》,加强宣传推广,讲好期货行业扶贫故事,带动更多的期货经营机构积极参与。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自2016年以来,已有132家期货经营机构与702个乡村振兴工作地签署了1559份结对帮扶协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亿余元。通过消费帮扶的形式共签署2328个购销合同,商品价值共计约1.1亿元;帮助帮扶地区相关主体设立网店、电商、网站等销售平台400余个。期货经营机构还录用帮扶地区毕业生近2900人、残障人士近50人,支持农村人口就业创业人数92000余人;在帮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6个、派遣350余名驻村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帮扶工作。在专业帮扶方面,帮助64家涉农企业设立期货交易所交割仓库;为涉农实体机构或个人提供合作套保、点价、场外期权等风险管理服务方案507个,名义本金近200亿元;累计举办期货专业知识培训3158场,参加培训人员累计15万余人次。

尤其是为有效控制和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发端于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之初的“保险+期货”,作为金融支农创新模式,是以保险市场对中国农业农村的广泛覆盖为基础,以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功能为核心,由保险机构与期货机构合作开发的一款涉及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农业保险产品。“保险+期货”主要面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链企业等涉农主体,由保险机构以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承保和理赔依据,向涉农主体提供价格或收入保险产品,并通过期货机构将保险产品中涉及的价格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进行分散,实现了涉农主体对接保险、保险对接期货,畅通了涉农主体通过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规避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渠道。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行业共有73家期货公司开展了“保险+期货”项目,总数达5200余个,为大豆、玉米、生猪等18个品种提供了风险管理服务,累计承保货值1300余亿元,涉及现货数量共计2700余万吨。项目开展地点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累计覆盖320个地级市和1211个县级市,共计覆盖农户530余万户,覆盖农民专业合作社3000余个,家庭农场近1500个,涉农企业2300余个,共实现赔付42余亿元,为众多的涉农主体利用专业化程度要求相对较高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了风险管理服务,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助力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而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探索,“保险+期货”获得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得以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2016年开始,“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试点’”“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发挥‘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等要求,在肯定“保险+期货”作用的同时,也为“保险+期货”的进一步优化指明了方向。

通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积累,“保险+期货”呈现出了一些积极的特点:一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开始的玉米,到现阶段的18个品种,“保险+期货”的保障网越织越广、越织越密,各类涉农主体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的工具箱日益丰富。二是各品种项目规模与品种主产区分布契合度较高,如玉米项目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辽宁省,天然橡胶项目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和海南省,生猪项目主要集中在河南省、湖南省,还有甘肃省的苹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棉花和红枣等等,体现出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也为后续“保险+期货”的进一步深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是项目规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截至2022年年末,“保险+期货”总保费从2016年的0.1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3亿余元,其中财政补贴所支付的保费同期从0.04亿元增长到了近8亿元,农户自交保费同期从0.03亿元增长到了9亿余元,以上情况说明“保险+期货”作为农业保险有力支撑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期货和衍生品工具在助力我国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保障农民收益等方面正在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后续,中国期货业协会将继续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强化组织引导,邀请更多专业能力和资本实力有一定优势的保险机构和期货经营机构共同参与,围绕玉米、生猪、棉花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品种,在主要产区对“保险+期货”模式的优化开展更大规模的集中试点,以为更多的涉农主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风险管理服务为抓手,在助力稳产保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同时推进普惠金融工作,力争为更多的涉农主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风险管理服务,帮助他们通过利用风险管理工具提升造血功能,实现共同富裕。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fc451
i8a8566
C-U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