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6
您所在的位置:汽车行业网 > 新车 >

试驾第9代凯美瑞:依靠全新技术创造全新感受

文章来源:易车网     发布日期:2024-05-21 15:38     阅读量:6395   

2024年3月6日,第9代凯美瑞在我国上市。新车将于3月30日全面到店,在此之前,我进行了一番体验,主要收获是:这是一款注重内在技术的车,它的油耗、性能、舒适与安全,都达到更高水平,从而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

我第一次接触凯美瑞,是在1995年,当时叫佳美,属于第3代。从那开始,凯美瑞的历代车型都有接触,尤其第6代往后,因为进入广汽丰田国产,接触更多些。

早期的凯美瑞,留给我的印象是特稳重,从里到外表现出来的气质,与让我至今难忘的7代皇冠有些接近。从2017年的第8代开始,凯美瑞的设计趋向年轻化,看上去特有活力,有种轻舞飞扬的感觉。刚刚上市的第9代,造型是全新的,但风格延续了第8代,依旧以时尚、靓丽、动感为主。

一位同行对此不以为然,他觉得中型轿车的消费主力是中年人,没必要太过追求年轻化,昔日的稳重,没什么不好,说不定更符合中年人的审美。

我就是个货真价实的中年人,但我非常认可年轻化设计。在我看来,靓丽一些是好事,起码可以养眼——别忘了成语“赏心悦目”的含义:看到美好的景色,从而心情舒畅。

虽然认可年轻化设计,但我对最近几年,某些车企所热衷的满足年轻人的需求,难以接受。这类车企往往会把汽车理解成手机+车轮,重点强调液晶屏,看似五光十色,实则将智能网联等功能进行整合,不仅没有真正意义的创新,反而在本应具备的基本层面,相当欠缺。

所谓基本层面,指的是汽车技术,其中,包括悬架、方向、制动、传动在内的底盘,就是汽车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

如同盖房子首先得打地基。基础技术没问题了,再逐渐锦上添花——把性能做的越来越强大、把防护做的越来越周全、把舒适做的越来越享受,把智能做的越来越先进。如果非要逆行,恐怕就是在搭建空中楼阁,可能一时辉煌,但更可能昙花一现。

顺便说一句,汽车朝向电子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几十年前就有的认知,不是某些人误以为的新生事物。

丰田的基础技术,应该没什么疑问。对此我有亲身体验——购于2010年的汉兰达,已历14年,25万公里,截止目前,尚未进行过任何修理,依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正因如此,历经多次购车,从来只认大厂。因为我买车是为了便利,不是给自己找“祖宗”。唯有国际大厂,方能在品质与持久方面,让人放心。比如丰田,它的新车一次性合格率99.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左右。

丰田的创新技术,也属于比较拔尖的,油电混动就是其中之一。有趣的是,它在“看不见”的地方,所下的工夫,恐怕要大于“看的见”的地方,也就是说,它比较注重发动机、底盘、安全与品质,而不是把真皮座椅和液晶屏作为主攻方向。尽管早在10多年前,它就把车载智能通信系统从雷克萨斯引入凯美瑞。

这回试驾的第9代凯美瑞,新技术用了不少,大都是内在的,如果我还在《拆车坊》,定会将其拆开,与您逐一分享。

厂家将这款新车誉为“全球最好凯美瑞”,恐怕不是老王卖瓜,也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源于它在混动、座舱、安全和质感等4个方面,都采用了新技术。

第一:混合动力的新技术。

新车动力分为2.0和2.0混动,随后还将增加2.5混动。丰田的混动技术颇为领先,第1代技术是1997年的普锐斯,那是世界上最早的量产混动车。这次凯美瑞用的,是第5代混动技术,厂家将其称为第5代智能电混双擎。

近几年,混动在我国逐渐增加,或串联、或并联,架构方面大都依靠离合器,将发动机与电机相连。丰田采用混联,依靠行星齿轮,将发动机与双电机联为一体,油驱与电驱的比例,自动调节。

所谓第5代智能电混双擎,主要是三电系统的革新,简单说就是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首先,驱动电机定子线圈的绕组方式和转子磁铁数量均有改变,后者提升2倍,最大功率升至83千瓦,相当于早些年的2.0升内燃机。

其次,动力电池改为松下制造的三元锂电池,电池组重量下降44%,输出功率提高15%。

最后,电控单元的重量下降17%,由于采用双面冷却,损耗降低9.1%,运行频率有所提升,从而减少噪音。

再看看数据,系统最大功率145千瓦,匹配电子无级变速器,百公里加速为8秒级, 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4.2升(WLTC标准),使用92号汽油,油箱容积49升,满箱油最大行驶里程接近1200公里。

实地驾驶的感受是:

1,加速呈线性,很顺畅,令人感觉很舒服。油门反应比较敏捷。初段的表现不算很轻盈,但也足以把相邻车道里的车,甩下一大截。如果踩地板油,估计会更棒,但车里有三人,为照顾他人感受,我只是较为温和地加速。中后段的表现更好,尤其令我满意,也就是说,如果想用最短时间完成超车,它很占优势。

2,平顺性相当好。虽然是内燃机与电动机分工协作,但衔接之紧密,让人根本无法察觉。整个行驶过程极为顺滑。

3,悬架特舒服,颠簸与起伏,都能得到很好的抑制。

4,转向助力恰到好处,既不是太轻,也没有太沉,回馈清晰,路感明确。

5,噪音很低。我的同车人对此感触更深,他认为与上代车型相比,车内噪音明显偏低。

数年前,用一个词形容德系车与日系车的驾驶感受,通常是前者沉稳,后者轻盈。从上代凯美瑞开始,我认为它变得有些像德系车了,而这次试驾,更是将这种感受加深了一些。

所谓沉稳或轻盈,并非指重量。如果一定要比体重,凯美瑞是1550-1610千克,迈腾是1452-1684千克,它俩的主力车型差不多都在1580上下。事实上,无论沉稳,还是轻盈,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喜好。就如同有人喜欢吃川菜,有人喜欢吃粤菜一样。

驾驶模式分为标准、经济、运动,此外还有个自定义。在经济模式下,如果急加速,电机与内燃机的表现更为激烈一些。改成标准模式,基本上就能恢复成四平八稳,明显舒服许多。至于运动模式,动力响应更为直接。

第二:底盘悬架的新技术。

车头的底部,进行了完全覆盖,仔细打量,能够看出它采用的是全框副车架,据说是为了强化车身的刚性,能够更好应对正面碰撞与偏置碰撞。

底盘当中的悬架部分,采用的是大直径的横向稳定杆和高刚度弹簧,此举是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提升操控性能。

后悬架采用双叉臂式,配备摆动阀式减振器。摆动阀本身并不稀奇,在工业领域早就有,但将其植入汽车减振器,好像是从2018年的雷克萨斯ES才开始的。

减振器的作用,是依靠阻尼,与弹簧配合,将颠簸吸收。但是,颠簸的幅度有大有小,如果阻尼一成不变,显然不太理想,摆动阀式减振器依靠双阀门,得到不同的阻尼,从而保证车身始终平稳。

试驾过程中,它的公路表现不在话下。当我们来到场地,以较快的车速,驶过一连串的减速带时,车内的感觉依旧很棒,很舒适。

舒适的另一个缘由,是静音。它的前后车窗均为双层隔音玻璃,90%的隔音棉都是隔音效果更好的白棉,全车有37项静谧性升级,隔音与振动阻尼材质新增19项,升级11项,设计优化7项。

制动系统也采用了新技术,第一是电子制动总泵,由电机驱动建压,反应速度快,且能降低能耗。第二是新设计的制动踏板回位弹簧,通过降低踏板行程,让制动力更大,同时保证制动过程平稳。

第三:安全辅助的新技术。

驾驶辅助的硬件部分,包括5颗毫米波雷达、8颗超声波雷达、4颗环视摄像头、1颗前视摄像头。

驾驶辅助包括18项内容,比如,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车道偏离预警、并线辅助、交通标志识别、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制动、倒车车侧预警、开门预警,等等。尤其实用的是,它具有紧急加速抑制功能,避免油门当刹车踩。

试驾过程中,我们在场地里,对驾驶辅助做了一番体验,体验内容是:1,前方突然出现行人;2,前方突然出现骑车人;3,前车突然打轮闪开,一辆静止车辆横在眼前;4,倒车时,后方突然有车驶过;5,开启车门时,突然有行人跑过。

体验的要求是,前4项均保持踩油门状态,完全不踩刹车。

面对第1、第2和第4种状况,虽然距离非常近,但通过系统的自动紧急制动,还是在最后一刻,将车刹停。相当于用尽全身力量,跺了一脚急刹车,有惊无险。

面对第3种状况,由于前车闪开后,距离静止车辆还有数米的距离,反应时间相对长一些,自动制动也变得温和起来,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那样,车感良好,遇事不慌,徐徐踩下踏板,将车稳稳停住。

面对第5种状况,后侧毫米波雷达监测到危险来临,车内立即响起警告声响,以示提醒,避免“开门杀”。

至于被动安全,全系标配10气囊,新技术的亮点有2个,第一是前排侧气囊为三腔式,而其它厂家多为两腔。这是丰田在2017年的研发成果,可以对胸部提供更好的保护。第二是在驾驶席与副驾之间,增加中间气囊,以求减少二次伤害。

第四:智能座舱的新技术。

以个人感受来说,我对智能座舱设计的偏好是:1,仪表盘与中控屏分开,别联为一体;2,继续保持传统,别把仪表盘上的“屋檐”省略;3,中控屏横置,位置尽可能高些,别让驾驶者低头看;4,中控屏的尺寸适中即可,别太大,以免喧宾夺主。

这辆车的设计,基本符合我的偏好,除了中控屏尺寸略大,如果8-10英寸,就更好了。当然,可能有许多人,与我的偏好相反。事实上,上述4项当中的后3项,都是源于安全的考虑。

新车搭载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2.3英寸中控屏,最大亮点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算力比上代车型提升4倍,运行内存升至12GB,储存内存升至128GB。

中控屏下面的小平台,是空调操作面板,采用触摸操作。我试了试,触感比较清晰,比另一个著名国际品牌的模模糊糊,强太多。

据厂家介绍,国产凯美瑞的操作面板,改为触摸,是源于适应我国市场需求。或许,这就是该车被誉为“全球车,中国舱”的原因之一。

应用生态方面,同样是与华为联手的创造,同时支持华为、百度和苹果三大手机系统,让手机映射的覆盖面更广。

在我国比较热衷的人脸识别,也出现在这辆新车上,它支持ID面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登录,后者貌似比较少见,挺新鲜。

抬头显示的界面较大,内容比较多,显示效果也挺不错。可惜我的镜头不给力,无法拍到更好的画面。

我试驾的这辆车是高配,座椅材质为真皮+翻毛皮混搭,并具备属于选装件的64色氛围灯和智能香氛系统。

后排座乘坐空间,与上代车型基本相同,后排出风口、双Type-C接口、中央扶手等,都是标准配置。

该车分为天窗和全景天幕两种配置,后者采光面积超过1平方米。

最后的总结:20万元级的良好选择。

总的来看,这款新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油电混动、驾乘质感、安全防护、智能座舱和原生品质5个方面,依靠全新的技术,创造出全新的感受,再加上丰田品控方面的良好口碑,作为一款20万元级的家庭轿车,物有所值。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阅读

fc451
i8a8566
C-U501